前言:波卡就是(Polkadot)是一个跨链协议。DOT币就是波卡的代币。
今天要跟大家聊一个,我关注了很长时间,也一直想跟大家聊的项目就是波卡(Polkadot),聊到波卡这个项目,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关注它的,是从币价的暴涨,还是从它的这个性能的提升来说起。我关注波卡其实蛮现实的,就是从它的创始人Gavin wood离开以太坊之后开始关注的。大家都知道以太坊之父是Vitalik(V神),比特币之父是中本聪。那么波卡之父就是Gavin Wood,其实这个人行事非常的低调,也非常的高冷,到目前为止接受媒体的访问次数都非常非常的少,但是他却是以太坊的灵魂人物,由他引导的以太网的很多技术上面的创新,到目前为止都在业界处于口碑和技术的双领先。所以呢我关注波卡就是从Gavin Wood开始的,那么今天我们要聊波卡,也必须要从它的创始人Gavin Wood开始聊起,Gavin Wood是以太坊的首席技术官,他离开以太坊之后创立的波卡,也得到了世人的瞩目,那么Gavin Wood本身就拥有非常深厚的学术背景,他是约克大学计算机专业和可视化音乐专业两个专业的博士,而且他最自豪的一次战绩是在2018年number3的峰会上面,用了15分钟的时间向在场的所有人演示了如何在极短时间之内创造一条区块链,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事件。那么在2011年之前,其实他对于数字货币并不是特别的感兴趣,那个时候他接触到了比特币可是无感。直到2013年Gavin Wood重新读了中本聪的比特币白皮书之后,他觉得比特币这种创新可能会对今后的政治经济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他有很强烈的哲学和人文的意味,因为本身Gavin Wood就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一个阅读爱好者,他喜欢博弈论,喜欢政治科学,喜欢经济科学等等各个门类的学术。


那么他在了解完比特币白皮书之后,经人介绍认识了那时候刚刚创作完以太坊白皮书的Vitalik(V神),出于对这个以太坊的兴趣,Gavin Wood以以太坊首席技术官CTO的身份加入了以太坊的团队,Gavin Wood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是这么来形容自己的,他说从加入以太坊开始,以太坊支配了我所有的生活,占据了我所有的时间和社交。在加入以太坊之后,Gavin Wood给以太坊带来了非常大的技术上面的创新,首先呢就是几乎是以一人之力完成了以太坊最早的c++版本的客户端,同时撰写了以太坊的技术规范的黄皮书,而且推动和开发了以太坊智能合约所用的这个soydity的这个开发的语言程序,这些都是Gavin Wood一己之力来推动的。如果我们说Vitalik(V神)创造了以太坊的形体的话,那么Gavin Wood就是以太坊的灵魂。在Gavin Wood执掌以太坊CTO期间,提出了用evm虚拟机来构建以太坊智能合约的底层逻辑,也就是说当你使用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在执行某些条款的时候,你就必须要消耗以太币作为gas费,就直接奠定了以太坊作为操作系统的底层的技术逻辑,这都是Gavin Wood给以太坊生态所带来的技术上面的迭代和创新。 在2014年4月Gavin Wood完成了以太坊的黄皮书之后,他发表了一篇论文,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web3.0》,他提出了我们必须要用p2p的协议,用去中心化的概念来重新构造互联网的底层协议。但是这个构想在日渐成熟的以太坊的这个基础上基本上很难完成,如果要用以太坊来完成p2p改造互联网的基础的话,那么必须把以太坊推倒重来。但是2014年以太坊的市值,它上面的应用程序已经非常多了,推倒它基本上是不可能,只能对以太坊进行升级和改造,但是对以太坊进行2.0升级的时间表,Gavin Wood觉得说很难在短期之内实现的。于是Gavin Wood选择了离开以太坊。其实在2015年Gavin Wood离开以太坊之后,还为以太坊开发了一个,到现在为止大家都非常乐意使用的,parity技术基础的以太坊钱包,在以前的以太坊钱包都是用c++或者geth两种语言来编写的。那么在2015年的黑客大会上,黑客对三种钱包发起了攻击,gath和c++语言的钱包都纷纷躺枪瘫痪,可是这个parity钱包却是毫发无损。所以到现在为止,很多矿池很多大的应用都把这个parity的技术基础作为他们钱包开发的底层逻辑,这是Gavin Wood第二战成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在2016年的时候,Gavin Wood宣布他已经完成了Polkadot的白皮书,宣布要推出波卡项目了,那么Gavin Wood推出的波卡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可以把它称为区块链的3.0,它真的可以超越这个Cos可以比肩以太坊吗?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以太坊的缺点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现在为止以太坊制约它性能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第一它的gas费比较高,第二就是它的速度非常慢。TPS很慢是什么原因呢?就比如说你去银行办手续,银行只有一个窗口,办手续的人越多,排队的人就会越长,它的效率就会越低是吧?简单来说以太坊的分片技术就是在银行多开几个窗口,那么可以同时容纳很多人同时来办理业务,这样就提高了以太坊的TPS,提高了以太坊的性能对吧?
那么波卡是有什么样的进步呢?我们来看Gavin Wood的原话,他的原话说,波卡在设计逻辑上并没有直接联想到操作的这个互动性,那么我们一直在等以太坊的分片技术推出,可是一直没有实现,到现在依然没有推出,因此我们想做一个扩展性更强的以太坊,在设计过程中将分片概念推到了一个极端的程度,干脆就不要分片了,有独立的链就行,这样设计的话,不同的链之间可以进行信息的交互和传递,最终结果就是通过一个共享的共识层面来实现通信。这句话当中我们可以解读出来两层含义,就是以太坊的2.0真的可以那么快吗?如果真的可以那么快实现2.0的这个迭代的话,Gavin Wood何必要离开重新再创立波卡呢?在以太坊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对不对?而且是自己的老东家何必离开。第二个就是波卡真的实现了这个区块链和链之间的互相融合和通信的话,那么这将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技术上面的创新,这比分片技术要来的更有想象空间。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把区块链的应用变成一个个大厦来理解的话,那么比特币这个大厦已经建成了,比特币这个大厦的功能就是记账,它越来越多的作为一种价值存储的手段来被大家所使用,对吧?那么比特币上可不可以加其他功能呢?目前来看很难对吧?那么以太坊的大厦呢?目前来讲也已经建成了,它是一个智能合约,它可以通过使用智能合约来消耗大厦里面的以太坊。那么现在为止以太坊能不能再附加更多的功能呢?在2.0没有完成之前也很难想象。
那么波卡在做什么?波卡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大厦的地基,这个地基上面可以建不同的高楼,如果这些高楼都建在波卡这个地基上的话,不同的高楼之间不管是功能也好,代币也好,它的价值也好,都可以通过波卡这个地基进行对话和数据交换。再简单一点说,如果波卡的这个生态真的能够搭建起来并且推向应用的话,那么比特币和以太坊之间在进行价值交换的时候,就不需要再通过交易所了,通过波卡这个中继链就可以进行代币之间的交换,这只是功能之一。如果这个地基已经饱和了怎么办?还可以再建第二个地基,第三个地基来满足不同大厦不同的链之间的应用的需求,这就是波卡给我们带来的所有的这种技术上面的想象能力。




那么波卡究竟能不能成为区块链的3.0呢?我们要先打一个问号,我们先来看区块链1.0是什么?比特币对不对?比特币的这种pow的工作量证明机制,虽然说它要消耗能源,可是它的总量有限,一直保持通缩的这样一种机制,让它的价格稳步的提升。但是比特币价格流转的同时,它不能够根据协议来进行这种价值流转的一种变化,它不能用智能合约来规范价值的流动。以太坊呢虽然说它可以用智能合约来打造一种价值层面的一种规范和流转,但是以太坊的容量是有限的,智能合约越多,它的TPS越低,所要耗费的ges费就会越高,每一个智能合约都要在执行的时候去争夺以太坊主网的资源。所以在以太坊2.0没有升级完成之前,它的智能合约gas费、TPS都是制约以太坊发展的一个短板。那Bm发明了EOS,当时确实在这个性能上面可以号称区块链的3.0,可是EOS摒弃了这个以太坊众多节点的这样一种操作模式,只用了21个超级节点,那么就造成了大量的中心化节点之间互相投票利益输送,最终导致了EOS到现在为止来看是一个失败的尝试。
那么波卡之所以能够被称为3.0,的确是它满足了两大条件。第一就是在足够去中心化的条件下,让TPS足够强大,并且可以满足各个应用之间对主网资源的需求,而且这个TPS可以无限的去扩大。第二点呢就是各个区块链之间可以互相进行数据的通信,就是我们俗称的跨链。那接下来我们要看的就是波卡的生态能不能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在以太坊2.0没有落地之前,波卡能不能后来者居上,在生态应用方面,在共识方面超越或者说逼近以太坊呢?所以波卡接下来将会成为以太坊2.0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对手。那么这个竞争来源第一是它的技术的这种先进性,第二就是大家别忘了 Gavin wood是非常了解以太坊的,所以我们非常愿意看见这样一种链和链之间技术方面的良性的竞争,这样才能够促进区块链技术极大的去发展,您说是不是?
好,这是我们今天带来的波卡的技术方面的一种解读。如果你觉得有价值有趣味,请你小龙博客,谢谢!
本文转载自油管频道:币链何在,喜欢的朋友请去关注他们哦!
转载文章,只做分享使用。发布者:小龙同学,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1234xl.com/archives/3916